NEWS

新闻中心 分类

90后国际裁判蒋叶非的成长之路,挫折中绽放的梦想之花

时间 : 2025-09-27

裁判手中的哨子一次次吹响,蒋叶非站在场边目光如炬,那一刻,他不再是那个初出茅庐的年轻裁判,而是经历过国际赛事淬炼的裁判员。

2025年初夏,一场国际青年足球邀请赛在深圳举行,场边,一位年轻的中国裁判员正以精准的判罚掌控比赛节奏,他是蒋叶非,中国最年轻的国际级足球裁判员之一,此刻的他举手投足间透露着自信与沉稳。

“第一次执裁国际比赛的情景,我至今记忆犹新。”蒋叶非在赛事间隙接受采访时说,“那不仅仅是职业生涯的起点,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。”


01 国际首秀,压力与期待并存

2023年,蒋叶非首次获得执裁国际比赛的资格,那是在东南亚举行的一项青年锦标赛,潮湿闷热的天气、陌生的环境、不同国家的球员特点,所有这些因素都增加了执裁难度。

“我记得那场比赛是马来西亚对越南的U19小组赛。”蒋叶非回忆道,“开场前五分钟,我的手心全是汗,哨子都感觉有点拿不稳。”

那场比赛进行到第38分钟时,出现了第一次关键判罚,越南队前锋突入禁区后与马来西亚后卫发生身体接触后倒地,全场目光瞬间聚焦在蒋叶非身上。

“那一刻,时间仿佛变慢了,我必须在十分之一秒内做出判断:是点球还是假摔?”他凭借着多年训练的直觉和角度选择,果断判定为合理冲撞,比赛继续。

赛后录像证明了他的判罚绝对准确,越南队前锋确实有夸张倒地的动作,这个判罚成为了他职业生涯的第一个重要里程碑。

02 挫折教育,最严厉的导师

国际首秀的成功并没有让蒋叶非的道路一帆风顺,2024年3月,在一场中东地区邀请赛的执裁中,他经历了一次重大误判。

那场比赛第75分钟,比分1:1平,主队球员一记远射击中横梁后弹地而出,蒋叶非位置稍远,判定球未过线,比赛继续,然而慢镜头回放显示,球的整体已经完全越过了门线。

“那个误判让我整整两周睡不着觉。”蒋叶非坦言,“裁判委员会的导师告诉我,每个裁判都会经历这种刻骨铭心的错误,关键是如何从中学习。”

这次挫折成为了他职业生涯的转折点,之后三个月,他投入了大量时间研究定位技术和跑位选择,甚至专门请教了光学专家了解球的运动轨迹与视觉判断的关系。

90后国际裁判蒋叶非的成长之路,挫折中绽放的梦想之花

“现在回想起来,那次失误反而是一份礼物,它让我明白了裁判工作的深奥和自身能力的边界。”

03 科技助力,新时代的裁判艺术

2025年的今天,裁判工作已经与科技深度融合,蒋叶非非常重视科技工具的使用,但他认为技术只是辅助,最终决定权仍然在人。

“VAR技术普及后,很多人认为裁判工作变简单了,实际上恰恰相反,科技对我们的要求更高了。”蒋叶非解释道,“现在我们需要在瞬间决定是否请求VAR协助,这需要极强的判断力和自信心。”

在今年4月举行的一场国际友谊赛中,蒋叶非就因为果断拒绝使用VAR而受到裁判委员会的表揚,当时比赛第88分钟,客队投诉主队手球,蒋叶非距离事发地点仅10米,清晰看到是肩膀触球。

“我百分之百确信自己的判断,如果这种情况下还请求VAR,不仅会打断比赛节奏,也是对自己能力的不信任。”

90后国际裁判蒋叶非的成长之路,挫折中绽放的梦想之花

04 心理训练,看不见的赛场较量

国际足联裁判培训课程中,心理训练占据了30%的课时,蒋叶非每天都会进行专门的心理视觉化训练,在脑海中模拟各种比赛场景和判罚情境。

“裁判的心理压力来自多方面:球员施压、球迷呐喊、教练质疑,甚至还有来自祖国荣誉的压力。”蒋叶非说,“2024年我执裁的一场比赛中,看台上球迷的激光笔甚至照到了我的眼睛。”

为此,他专门向运动心理专家学习了注意力控制技巧。“学会在喧嚣中保持内心宁静,这比任何技术判罚都要困难。”

蒋叶非已经能够在这种高压环境下保持心率稳定,这是他长期进行生物反馈训练的结果,他手腕上的智能手表不仅记录身体数据,还会在心率异常升高时发出提醒。

05 成长之路,从模仿到自成风格

每个裁判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,蒋叶非的成长过程也是一个寻找自我风格的过程,他早期模仿过著名裁判科里纳的严厉风格,也学习过韦伯的沟通方式,但现在他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执裁特色。

“我现在更注重与球员的预先沟通,特别是在比赛关键节点前。”蒋叶非分享了他的经验,“比如在点球大战前,我会明确告诉双方球员我的要求,这样能减少很多不必要的争议。”

这种风格的形成源于他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球员行为的研究,亚洲球员通常更服从权威,而欧洲和南美球员则更愿意与裁判讨论判罚。

“没有一种风格放之四海而皆准,关键是灵活调整,保持判罚尺度的一致性。”

06 传承与未来,中国裁判的国际之路

随着中国举办越来越多国际赛事,中国裁判员获得了更多展示机会,蒋叶非作为年轻一代裁判的代表,感受到了这种变化带来的机遇与责任。

“现在国内每轮联赛都有外籍裁判来华执裁,我们有了更多学习交流的机会。”蒋叶非说,“但同时,亚洲裁判界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。”

2025年,亚洲有了6个世界杯正赛名额,这意味着亚洲裁判员也有更多机会执法世界杯赛事,蒋叶非已经将执法2026年美加墨世界杯作为自己的短期目标。

“中国足球的提升需要各个环节的共同进步,裁判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环,我们不仅要学习国际先进经验,也要贡献中国裁判的智慧。”

蒋叶非现在经常参与裁判培训工作,将自己国际比赛的经验分享给更多年轻裁判。“裁判工作的传承很重要,就像当年老裁判们无私地指导我一样。”


今年五月,蒋叶非获得了亚足联颁发的“年度进步最快裁判”奖,站在领奖台上,他回想起那个第一次执裁国际比赛时紧张得手心出汗的年轻人。

领奖台上没有过多提及他的成就,而是强调了他从失误中学习的能力,裁判委员会的评价中写道:“真正优秀的裁判不是从不犯错,而是每次错误后都能获得成长。”

领奖当晚,蒋叶非接到一个越洋电话,他曾经的导师——一位已经退休的国际级裁判——只说了简单一句话:“记住这种感觉,但明天就从零开始。”

电话挂断后,蒋叶非打开笔记本电脑,开始分析下一场比赛的球队战术视频,他知道,在这条没有终点的成长之路上,最好的判罚永远是下一声哨响。

网站导航